2025-07-02
一、生活起居
1、规律作息: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我修复和调整,例如可以保证每天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
2、适当活动:康复早期,身体较虚弱时,以休息为主,可适当进行简单活动,如室内慢走,每次5-10分钟,每天2-3次;康复中期身体状况改善后,可选择太极拳、八段锦、健步走等温和运动;康复后期则可进行慢跑、骑自行车、跳绳、游泳等运动,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疲劳,运动应循序渐进。
二、饮食调理
1、保证营养均衡:注重饮食的多样性,保证摄入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每天适当增加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如瘦肉、鱼类、蛋类、奶制品及大豆制品等,同时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2、避免刺激性食物:减少辛辣、油炸、熏烤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这类食物可能刺激呼吸道和消化道,加重身体不适,例如辣椒、炸鸡、烤肉等应尽量少吃。
三、用药护理
1、遵医嘱服药:即使在康复期,也需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必要的药物,以巩固治疗效果,防止病情复发。同时,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出现食欲减退、头晕耳鸣、关节疼痛、皮肤瘙痒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2、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包括做胸片、肺部CT、痰结核菌检查、血常规、血沉及肝肾功能等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药物疗效,医生会根据复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四、心理护理
1、保持乐观心态:结核病病程较长,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家属应主动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多关心、安慰患者,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从而更好地促进身体康复。
2、适当放松身心:患者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绘画、瑜伽、冥想等方式放松身心,缓解心理压力,还可以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和兴趣小组,丰富生活,分散对疾病的注意力。
五、环境管理
1、保持空气流通:居住环境要保持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每天至少通风2次,每次30分钟以上,以减少结核分枝杆菌在室内的积聚,降低感染风险。
2、维持适宜温湿度:室内温度宜保持在18℃-22℃,湿度在50%-70%为宜,避免过于干燥或潮湿的环境,可使用加湿器或除湿器来调节室内湿度。
3、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室内整洁卫生,定期打扫房间,清除灰尘和杂物,避免滋生细菌和霉菌。患者的个人物品应单独放置,定期消毒,如餐具可煮沸消毒,衣物可在阳光下暴晒等。
滦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结核病防制股
2025.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