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03
2025年5月15日,曹妃甸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强化结核病防治能力,组织开展了针对基层卫生院工作人员的结核防治技术培训。本次培训对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结核病防治意识、规范诊疗行为、加强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训背景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基层卫生院作为疾病防控的前沿阵地,在结核病早期发现、规范治疗和患者管理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部分基层医务人员对结核病防治知识掌握不足,诊疗和防控能力有待提升。为切实加强基层结核病防治工作,区疾控中心开展了此次专项培训。
二、培训目标
1.提高基层卫生院工作人员对结核病的认知水平,包括疾病的流行现状、危害、病因、传播途径等。
2.使基层医务人员熟练掌握结核病的诊断标准、方法及鉴别诊断要点,提升诊断能力。
3.深入了解结核病的治疗原则、规范治疗方案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确保治疗效果。
4.强化基层在结核病防控工作中的职责,掌握患者发现、转诊、随访管理及疫情报告等工作流程和要点。
三、培训内容
1.结核病基础知识:培训专家详细讲解了结核病在全球及我国的流行现状,阐述了结核病对个人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危害。剖析了结核病的病因,即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传播,如患者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产生的飞沫携带结核菌,被他人吸入后可能导致感染。同时,介绍了结核病的潜伏期及发病机制,使学员们对疾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结核病诊断技术:重点介绍了结核病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症状(咳嗽、咳痰≥2周,咯血或血痰,以及伴有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CT等表现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痰涂片抗酸染色、痰培养、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方法及意义)。通过实际病例分析,展示了如何综合运用各项诊断手段,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强调了早期诊断对结核病治疗和防控的重要性。
3.治疗与管理:深入讲解了结核病的治疗原则,即早期、联合、规律、全程、适量,详细介绍了标准化治疗方案及不同类型结核病(如初治肺结核、复治肺结核、耐药肺结核等)的治疗药物选择、剂量、疗程等。同时,阐述了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如肝损伤、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等)及处理方法,以及患者治疗依从性的重要性和提高依从性的措施。此外,还介绍了直接观察治疗策略的实施方法和意义,确保患者能够按时、按量服药,完成全程治疗。
4.防控措施与策略:明确了基层卫生院在结核病防控工作中的职责,包括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提高居民自我防护意识;加强对就诊患者的筛查,及时发现肺结核可疑症状者;规范做好患者转诊工作,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专业治疗;做好患者的随访管理,了解患者治疗情况,督促患者按时复查,及时处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结核病疫情报告,协助上级部门做好疫情处置工作。同时,强调了加强医疗机构内感染控制的重要性,介绍了感染控制的具体措施,如加强通风换气、做好环境消毒、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等,防止结核菌在医疗机构内传播。
四、培训方式
1.案例分析:选取实际工作中的典型结核病案例,组织学员进行分组讨论分析,引导学员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例中的诊断、治疗、防控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解决方案,最后由专家进行点评和总结,加深学员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互动答疑:在培训过程中设置互动环节,鼓励学员提出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专家和培训老师现场进行解答和指导,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五、本次结核防治技术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提升了曹妃甸区基层卫生院工作人员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和技能水平。区疾控中心将持续关注基层结核病防治工作,不断改进培训方式和内容,加强对基层的技术指导和支持,为保障全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降低结核病发病率做出积极贡献。
曹妃甸区疾控中心
2025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