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球结核病控制报告》解读(一):迈向全球终止结核病:阶段性目标和实现现状概览
时间:2020-01-07
结核病 (TB)位列全球10大死因之一,也是最大的单一感染性病原体致死原因(排名在艾滋病病毒/艾滋病之上)。结核病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全世界约1/4的人口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并有患上结核病的风险。
如能得到及时诊断和用一线抗结核药为期6个月治疗,多数结核病患者可痊愈,并可减少感染传播。通过减少健康相关的结核病风险因素(如吸烟、糖尿病及艾滋病感染)的流行率、为潜伏性结核病感染者提供预防性治疗、针对引发结核病传染与发病的众多决定因素(如贫困、住房质量不佳及营养不良)采取多部门联合行动,有望减少结核病例数及相关死亡数。
阶段性目标
2018年9月26日,联合国 (UN) 召开了首次防治结核病问题高级别会议,在国家元首与政府一级层面讨论终止结核病等问题,这次会议是2017年11月世卫组织首届结核病问题全球部长级会议的后续。会上达成一项《政治宣言》,重申了对可持续发展目标 (SDG) 和世卫组织《终止结核病战略》的已有承诺,并新增几项承诺。
可持续发展目标 (SDG):
到2030年终止结核病流行。
《终止结核病战略》:
-
到2030年,与2015年比较,将结核病死亡人数减少90%,并将结核病发病率(每10万人口每年新增病例)降低80%。
-
2020年的里程碑目标:结核病死亡人数减少35%,结核病发病率降低20%,确保没有结核病患者及其家庭发生灾难性费用。
新增4项全球阶段性目标:
-
在2018-2022年5年期间,治疗4000万名结核病患者;
-
在2018-2022年5年期间,接受结核病预防性治疗的潜伏结核病感染者人数至少达到3000万;
-
到2022年,每年至少调动130亿美元资金,用于结核病诊断、治疗及护理普及;
-
到2022年,每年至少调动20亿美元,用于结核病研究。
结核病流行现状
2018年,全球范围估计有1000万人感染结核病,与近年水平基本持平,但不同国家疾病负担迥然不同。
2018年,在艾滋病病毒阴性人群中结核病死亡人数估计为120万人(相比2000年的170万人减少了27%),而在艾滋病病毒阳性人群中则有251,000例死亡(相比2000年的620,000人减少了60%)。
男性(15岁及以上)占所有病例的57%,女性占32%,儿童(15岁以下)则占11%。在所有结核病例中,8.6%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2018年,多数结核病例位于世卫组织东南亚地区(44%)、非洲地区(24%)和西太平洋地区(18%),地中海东部地区(8%)、美洲地区(3%)和欧洲地区(3%)占比较小。
全球病例总数的1/3分布在以下8个国家:印度(27%)、中国(9%)、印度尼西亚(8%)、菲律宾(6%)、巴基斯坦(6%)、尼日利亚(4%)、孟加拉国(4%)和南非(3%)。这些国家,这8个国家加上其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占了全球总病例的87%。
耐药结核病仍是公共健康的一大威胁。2018年,约50万新增病例为耐利福平结核病(其中78%为耐多药结核病),全球占比最高的3个国家为印度(27%)、中国(14%)和俄罗斯联邦(9%)。
实现2020里程碑目标现状
目前整体来看,多数世卫组织地区和许多高结核病负担国家均未步入实现《终止结核病战略》2020年里程碑的轨道。
全球范围内,结核病发病率下降的平均速率在2000-2018年期间为每年1.6%,2017-2018年间则为2.0%。2015-2018年期间的累计降幅仅为6.3%,显著低于《终止结核病战略》设定的2015-2020年降低20%的里程碑。
2015-2018年的全球结核病总死亡人数降幅为11%,还不到《终止结核病战略》设定的到2020年降低35%的里程碑的1/3。
令人欣慰的是,世卫组织欧洲地区有望在病例和死亡人数降幅指标方面达到2020年里程碑目标。2015-2018年期间,该地区的结核病发病率下降了15%,结核病死亡人数减少了24%。
世卫组织非洲地区的结核病发病率和死亡人数降幅也相对较大(每年分别为4.1%和5.6%),2015-2018年间发病率累计降幅12%,死亡人数降幅16%。以下7个高结核病负担国家正致力实现2020年里程碑:肯尼亚、莱索托、缅甸、俄罗斯联邦、南非、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和津巴布韦。
对14个国家(包括7个高结核病负担国家)完成的针对结核病患者及其家庭所面临医疗费用的全国医疗机构调查结果显示:关于所有类型结核病所面临的总费用,出现灾难性费用的最乐观估计百分比范围为27%到83%,耐药结核病则为67%到100%。
(供稿:中国疾控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 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