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人文结防

最美基层结防人 -记蓬莱结核防治所副所长张远忠


时间:2014-09-12


他,常年穿行在蓬莱的大街小巷,农户村舍。他,在结核病防治这块土地上守望30年,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哪里有病人需要,他就送医送药到哪里。30多年的行医路,他用无悔的青春、精湛的艺术、高尚的医德,守候着结核病防治这块热土。他就是蓬莱市卫生系统十佳医生,烟台市和山东省结防中心先进个人,蓬莱结核防治所副主任医师——张远忠。

用爱心 、耐心、责任心铺就行医路

结核病俗称“痨病”,旧社会,谈“痨”色变,《红楼梦》的林黛玉,鲁迅笔下的华小栓,都是痨病的牺牲品。几十年过去了,结核病尽管变得不是洪水猛兽,但仍然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传染病之一。1985年, 22岁的张远忠从济宁医学院毕业,回到家乡,到了蓬莱市结核病防治所,成了一名结核病防治医生。曾经,做一名外科医生是他的梦想。然而,当看到一张张因患结核病而愁苦的脸,他深刻认识到早发现早治疗是多么重要。当时的结核病防治工作刚刚起步,各项工作也在艰难地开展着,再加上蓬莱矿工比较多,是结核病防治知识最薄弱的地区,也是结核病高发地区,他回忆道,为了发现结核病人,扛着简单的行李,住进百姓家,我们推着笨重的X光机下乡筛查病人,喝凉水,跋山涉水,到病人家中督导病人服药。就是这样,张远忠同志一步步走过来了,慢慢地成长起来,回想走过的历程,有心酸的跋涉也有幸福的收获。张医生仍然记得一个叫刘民权的19岁男孩,菌阳患者传染病,初次接诊病人,他偷偷塞了个口罩在兜里。当看到家徒四壁的刘民权和身患重病的残疾母亲时,他被深深震撼了,这个19岁的男孩,斯斯文文,戴着一副近视镜,病恹恹的躺在床上,如果没有病痛的折磨,此时的他应该象自己当年一样正在高三的教室里为自己的大学梦拼搏。一边是满怀期待目光的残疾母亲,一边是消极颓废的病人,他的心为之一颤:自己应该竭尽全力帮助这个像自己弟弟一样大小的男孩!张大夫忘记了兜里的口罩,他拉住男孩的手,向他细心讲解结核病知识。这个一脸愁容的男孩在张大夫的鼓励下,消除了恐惧和自卑,积极配合治疗,在张大夫的帮助下,一边治疗一边学习,终于在第二年考上了大学。他至今还保持着和张大夫的联系,每到过节,张大夫都能收到他的祝福短信和问候电话。是爱心,让张大夫拯救了一个家庭,圆了这个男孩的大学梦,同时,也使张大夫赢得了患者的尊重和信任。

离休干部顾仁寿因为患结核病一段时间,又加上糖尿病,吃了结核药副作用比较明显。在访视时,顾大叔情绪烦躁,倔强地喊着:“死了算了,不治了,不治了。”张大夫像儿子一样,耐心的给顾大叔做心理疏导,详细地检查他的晨尿颜色,一张张查看他的胸片,调剂了用药的剂量,每天无论多忙,他都要到顾大叔家探访,一个月下来顾大叔的心境慢慢平和下来,病情终于出现了好转。顾大叔高兴地拉着儿子一同来到张大夫的诊所致谢。看着困扰病人家庭的阴云散去,有什么比健康更令一个暮年老人更欣慰的事情呢?是耐心筑起了他和病人之间沟通的桥梁,赢得了病人的理解和爱戴。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治疗周期长。正是因为它具有传染性,导致了人们对结核病避之不及,也正是因为人们对于结核病的传染性的认识不到位,导致了结核病患者受到了他人的排斥和歧视,造成了他们自卑焦虑的心理;6个月以上的治疗周期,患者容易丧失治疗信心,由于种种原因而自行停药。这些都加剧了结核病防治工作以及督导管理工作的困难。23岁的外来打工妹倪润霞因为患了结核病,用药三个月后,症状好转后自行停药。心急如焚的张大夫辗转找到已经停药半个月的倪润霞时,她哭着告诉张大夫,因为这个病男朋友快要和他分手了,张大夫又骑车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在蓬莱某工厂打工的男友,向他详细的讲解结核病的防治,终于使一对快要分手的恋人重归于好。当看到一对幸福的新人的年轻的笑脸,付出了辛苦和汗水,换来的是沉甸甸的健康和幸福。有这么一个叫赵紫君的患者令他记忆犹新,病人45岁,长期饮酒。经检查患者因病情需要使用保肝和辅助药物,一听说需要交钱购买保肝药物,他毫不犹豫的拒绝了继续治疗。医生好说好劝,他就一句话:“都知道肺结核是免费治疗的,你们还要收费,要拿钱,我不吃。”我真不明白,抗结核的药给你免了,治疗合并症的药就舍不得吃了,究竟是钱重要还是命重要呢?于是张大夫不断的家访给他讲道理:告诉他因长期饮酒,肝脏功能受损,强化治疗期间,如果不服用保肝药物,一旦出现了严重副反应必须停药,时断时续不规律治疗带来的后果就是耐药,到时候真的变成不治之症了。一辈子的钱能有多少机会去挣回来,可是命呢?不知道是他的真诚感动了他,还是他真的想通了,他终于点头答应继续治疗了。一桩桩,一件件,30多年来,张大夫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行走在结防一线,穿梭在病人和医院之间,用人间大爱诠释着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正是因为他的坚持和努力,他所管理的结核病人,无一个流失。

德艺双馨 , 百姓健康的活档案

 在蓬莱结核中心的张大夫的档案柜里,陈列着一排排病人的档案资料。每一个乡镇的每一个病人,提起名字,张大夫就如数家珍,娓娓道来。病人的名字、性别、家庭状况、病情防治情况,他都一一记在心上。长年提前上班,接诊病人。时时处处为病人着想,急病人所急,把自己的手机号贴在单位门上和给病人,不论节假日还是双休日只要病人需要,随叫随到,每天到单位后,张大夫处理完就诊病号,背着药箱就出发了。从初诊到坐诊,他开的是“流动医院”从药箱到药箱里的瓶瓶罐罐,他心里装的永远是他的结核病人。蓬莱的每一片土地都留下了他防病治病的脚印。年近50的他,在结核病所,也是一个资格颇深的主任医师。看着奔波劳碌的他,有人劝他:“歇歇吧,坐诊你都忙不过来,下乡出什么诊?”他说:“防治结核病就是我的工作,我是农村孩子,我更知道农村病人对医生的渴求。” 有的结核病人自从得了结核病之后,害怕和担心让周围人知道,有的拒绝治疗,他承诺为病人保密,访视病人的时候注意方式和方法,为病人着想,不给病人惹麻烦。病人也能放下心理包袱积极配合。针对结核病患者患病时间长,经济负担重,有时对治疗缺乏信心,病人来复查时,张大夫都要做病人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为了了解乡镇防痨医生工作情况和病人服药情况,还要经常下乡访视病人,在病人家中给病人进行检查,核对其服药情况,是否有药物的不良反应,讲解用药期间注意事项,指导下级医生和镇村防痨医生对病人的管理。二十多年的督导员经历,让张远忠走遍了蓬莱的山山水水,使张远忠同志练就了一身硬功夫,铜头:就是不怕碰钉子,一次不行,二次、三次,不达目的不退缩;铁嘴:就是必须熟练掌握并且宣传结防知识和国家政策,发挥专业特长,传授结核病的健康知识;橡皮肚子:就是在农村一跑一天,吃饭不按点,能饥能饱,还要有足够的气量去容纳病人及其家属的怨气,学会包容,让病人发泄出他的情绪也是我们督导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飞毛腿:就是必须经常跑基层,交通不便就步行,趟河跳沟、翻山越岭,访视到每一个病人,了解情况,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作为一名县级结核病治疗管理督导员,张远忠大夫深刻体会到: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是治愈结核病的关键,良好的沟通技巧有助于提高结核病督导管理员的工作质量,能把结核病患者的困难当作自己的事情来解决,更是督导工作取得成功的秘诀。

张远忠同志深知与极易传染的病魔为伴,没有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医德,就不可能为老百姓筑起坚不可催的健康防线,打铁先得自身硬,他以身作则,带领同事们认真学习结核病专业知识、各项法律法规、政策,对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疑难问题进行研究解决,为结防工作有效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提高广大群众对结核知识的知晓率,他从宣传入手,利用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下乡巡回培训村医等时机,以散发宣传单,宣传手册,张贴宣传画及现场咨询等形式,耐心细致地讲解结核病的疫情、防治形势及如何诊治等知识,使广大人民群众对结核病有了科学认识,对国家免费政策有了深入了解,每月坚持到综合医院宣传归口管理的重要意义,为完善结核病防治体系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加强市、镇、村三级结核病防治网络建设,严格落实结核病监测、登记、报告、转诊制度,做到发现一例,登记一例,管理一例,治愈一例。始终把“发现患者,治好患者”作为自己的首要责任,从不放弃和丢失一个患者的治疗机会。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全市各医院发现疑似结核病人都能及时转到结防所确诊,使肺结核病人得到了及时确诊、治疗,减少了传染源。

     坚守责任  大爱永驻

 2013317,多年的劳累奔波终于使张大夫晕倒了。当120急救车把他送至医院,他已经深度昏迷。幸亏市医院急诊医生及时救治,才把他从心梗这条死亡线上拉回来。在重症室,他呆了七天七夜。出了重症监护室的大门,他又拿起了电话一一询问他的病号情况。妻子一把夺过他的手机摔在床上“你不要命了?”妻子这一次是真生气了。是啊,从女儿出生到现在上高三,为了他的工作,妻子一边上班一边包揽了全部家务并且接送女儿,自己没有节假日,甚至重大节日,他也难得和家人吃顿团圆饭,他愧欠家人的太多太多。病情刚刚稳定,正值“3.24结核病宣传日,张远忠躺在病床上,还关心着结防所的宣传情况,不时通过电话了解现场情况,不时给大家出主意想办法。患病期间,他依然没有忘记工作,更没有忘记他管辖的患者,躺在病床上,还在用电话提醒患者要按时吃药、按时复查,病人也经常打电话咨询病情。他还叮嘱单位人员一定要按时随访患者、了解患者的治疗情况,不能放弃一个患者。

   从城市到乡村,平凡的岗位,他走的是一条不平凡的路;从坐诊到出诊,他开的是一所“流动的医院”;从小小的药片到同病人的种种叮嘱,他的心里装的永远是结核病人。30年,他用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诠释着“白求恩精神”;30年,他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构建了和谐的医患关系!他是结核病患者心中的“120,是百姓患者的亲人,是蓬莱结核病人心中的“活档案”!德艺双馨的他是蓬莱人民心中最美的基层结防人!

 

Copyright 2007-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2007-2008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 www.chinatb.org
E-mail: nctb@chinatb.org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50426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