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防治结核 构建企业、商务楼宇健康工作环境
时间:2024-03-14
职工健康是企业发展的必要保障,职业人群是结核病防治的重点人群。由于企业园区、商务楼宇人群一般集中办公,相对密闭的环境和长时间的室内工作方式,使肺结核等呼吸道传染病存在传播可能,一旦有职工患病或发现不及时,极易造成肺结核的爆发,给单位管理和结核病防控带来极大挑战。那么作为企业园区、商务楼宇的单位及其职工个人该如何预防肺结核?有同事患肺结核,应该如何处理呢?接下来卷毛医生就来和大家聊一聊。
1.出现哪些症状,要怀疑得了肺结核?
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是咳嗽、咳痰,如果这些症状持续2周以上,应高度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医院看病。肺结核还会伴有痰中带血、低烧、夜间出汗、午后发热、胸痛、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
一旦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上海市、各区均设有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
2.肺结核是如何被传染的?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咳痰、打喷嚏将结核分枝杆菌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感染。
3.肺结核患者应如何治疗?
一旦确诊肺结核,要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规范诊疗,坚持服药。普通肺结核治疗一般需要6-8个月,耐药肺结核治疗需要的时间更长,有的需要18-24个月。
肺结核病人如果不规范治疗,容易产生耐药肺结核。病人一旦耐药,治愈率低,治疗费用高,社会危害大。
4.企业园区、商务楼宇的单位职工作为密切接触者应开展哪些筛查?
企业园区、商务楼宇的单位职工因在办公室共同工作,判定为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需要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密接筛查,筛查方法包括:疑似结核症状筛查、结核感染检测及胸部影像学检查等。进一步检查方法包括:结核菌的痰涂片、痰培养检查。
5.得了肺结核可以继续上班吗?
处于传染期肺结核,即活动性肺结核排菌阶段,肺结核患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通过咳嗽、打喷嚏传染他人,此时建议隔离治疗或遵医嘱居家治疗。从患者自身角度来说,得了肺结核身体状况较差,需要补充营养、保证充足休息和保持精神放松,在家休息有利于疾病康复。对于恢复期的患者,身体状况好转,传染性消失,不再排菌且体力恢复,此时可以正常上班。所以得了肺结核,患者需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临床医生的建议,综合判定是否可以上班。
6.肺结核患者的工作环境应如何消毒?
肺结核患者的工作环境消毒,可采用过氧乙酸等熏蒸或喷雾消毒,作用时间2小时,可有效杀灭结核菌。同时做好空调清洗。办公室进行自然通风,通风时间每天不少于1小时。
7.企业园区、商务楼宇的单位应如何预防肺结核的发生?
(1)所有职工入职前应开展包含胸片检查在内的入职体检,及时发现疑似或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减少肺结核传播的隐患。若有职工在入职前体检发现疑似肺结核,应及时到定点医院诊断和治疗。
(2)单位每年定期组织职工健康检查,同时重点关注肺结核的早期症状。对于存在检查结果异常及出现结核相关症状的员工,及时督促其进一步进行检查和诊断。
(3)单位建立因病缺勤、病因追查制度,通过及时收集病假条、病历等方式,及时发现疑似和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杜绝职工延报、瞒报和谎报,降低肺结核在企业内传播的风险。
(4)单位应针对肺结核这样特殊的慢性传染病设立合理的请假、复工制度,让患病职工敢于请假,从而得到充分的休息、治疗,避免造成疫情扩散。涉及企业及员工个人的权利、义务可参考《劳动合同法》。
8.职工应如何预防肺结核的发生?
(1)对于职工个人,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保持愉快、乐观心情。
(2)单位职工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到公共场所佩戴口罩,勤洗手,打喷嚏掩口鼻。工作和生活的环境要经常通风。
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项目编号:GWVI-9)。
上海市静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慢性传染病防治科
202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