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各地动态

靳鸿建在市内二级以上医院宣讲结核病防治知识


时间:2023-09-25


  近日,市结核病防治所副主任医师靳鸿建到市内6家二级以上医院宣讲结核病防治知识和国家结核病防控相关政策,共有560多位内科、影像科医师参加了学习,占这6家医院内科、影像科医师的80%以上。

  靳鸿建医师制作的培训课件共有7部分内容,即:结核病流行史和现状、全球结核病防控愿景、县级结防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方法、结核病健康管理纳入公共卫生项目的实施、结核病分类、我国现行的结核病减免政策和学校结核病防治。

  在《结核病流行史和现状》章节,靳鸿建医师介绍说,结核病在地球上已经肆虐了数千年,除了头发、牙齿和指甲外,人体各个部位均可以患病,结核菌通过呼吸道是肺结核病的主要途经。目前全球每1秒钟就有1人感染结核菌,每4秒钟就有1人发生结核病,每20秒钟就有1人因结核病而死亡。在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我国排在全球等3位,仅次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因此,控制结核病,任重而道远。

  全球结核病防控愿景是终结结核病在全球的流行。具体目标有三项,一是结核病死亡率比2015年降低95%;二是结核病发病率降低90%,届时每10万人口中结核病患者要少于10例(目前我市每10万人口中结核病患者是30例左右);三是没有因结核病而面临灾难性支出的家庭。以上目标是2014年5月19日至24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第六十四届世界卫生大会上确定的。

  在县级结防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方法章节,靳鸿建医师认为,较为理想的县级结防服务体系(其领军单位是结防机构,不管它是独立的结防所,还是编制在疾控中心、慢性病医院、传染病医院或者其他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的结核病防治科)必须具备“防、查、治、管、保(患者治疗保障,工作经费保障,防痨人员待遇保障)、法”六位功能于一体,才有可能实现“防治结合、查管统一、法制开路、保障有力”,才有可能高质量地服务于这个地区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才有可能将这个地区用于防治结核病的各种资源(包括政策和人、财、物)高度集中于一体而充分发挥效能。而一些将结核病的医疗和预防割裂开来的做法则根本无助于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实施、提升和发展。

  结核病健康管理纳入公共卫生项目主要有两项工作,一个是可疑肺结核患者的推荐转诊(提高发现率),一个是确诊患者的治疗管理(提高治愈率)。患者的治疗管理由市结防所和乡、村医生共同负责;可疑肺结核患者的推荐转诊是市属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要求城镇于12小时、农村于24小时内必须登记、报告和转诊,3天内转诊不到位者由市结防所通知村(社区)医生追踪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196—2017)将肺结核病分类为五种类型,即原发性肺结核(包括原发综合征和胸内淋巴结结核)、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包括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气管、支气管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靳鸿建医师用他接诊的患者X线胸片/CT图片展示了这五种类型肺结核影像学特征和鉴别诊断要点。

  我国现行的结核病减免政策是新登记的可疑肺结核患者免费拍摄DR胸片1张,免费痰涂片和免费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查一次;确诊的肺结核患者根据疗程免费提供抗结核药物,治疗期间免费检查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各3次。河南省规定的肺结核患者按病种付费政策自2019年以来我市已经为患者报销检查和治疗费用260多万元,报销比例70%以上。

  学校结核病防治是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成年人的结核病都是在儿童时期感染后到成年时才发病的。况且学校是人群较为集中的场所,最容易发生结核病聚集性疫情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O号病例的发现、管理和密切接触者感染后的预防性治疗以及新生入学结核病筛查等工作责任大,任务重,不能有丝毫疏忽大意。靳鸿建要求各综合医院所有医生发现有学生身份的可疑肺结核患者立即登记(住址和联系电话必须填写清楚)、报告、转诊,并且建立首诊医生负责制,严防误诊、漏诊等现象发生。

  据了解,新密市自1986年在全国县级率先颁布了地方性防痨法规,医防合作成效明显,2020年新登记的肺结核患者有86%是综合医院和乡村医生转诊的(见下图),可疑结核病患者推荐转诊已成为各单位临床医生的自觉行为。此次76岁的靳鸿建医师到综合医院巡回宣讲结核病防治知识和国家结核病防控相关政策,不但是在为新密市2035年实现全球终结结核病目标摇旗呐喊,而且也是他对他钟爱一生的防痨事业做出的不遗余力的微薄力量!

  郑煤集团总医院业务院长田艳华、市妇幼保健院业务院长陈建涛、郑州中康医院业务院长李彦军、郑州新华医院业务院长王洋、市中医院疾控科科长韩玉洁、市第一人民医院疾控科科长宫巧红等分别主持了本单位的结核病专题讲座。

 

 

 

 

 

(新密市结防所  供稿)

  

 

Copyright 2007-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2007-2008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 tb.chinacdc.cn
E-mail: nctb@chinacdc.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1024750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