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各地动态

开学季 谨防校园结核


时间:2023-09-01


  又是一年开学季,开展学校结核病防控,维护师生的身心健康是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常见慢性传染病,除头发、牙齿、指甲外,结核菌可侵入人体全身各个器官,主要是人体肺部,肺结核最为常见。肺结核在我国属于乙类传染病。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常见症状有咳嗽、咳痰超两周或痰中带血,还有可能出现午后低热、盗汗、胸痛、胸闷、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

  为什么要开展新生结核病筛查?

  学生群体是结核病防控的重点人群,学校是学生高度集中的场所。学生由于学习负担重、免疫系统仍在发育过程中、卡介苗的保护效力有限等因素,感染结核菌后容易发生结核病。近年来,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数约占全人群报告发病数的4-6%,学校结核病的流行不仅给师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对学校的教学秩序和环境稳定也带来影响。

  学校要定期开展学生和教职员工体检,特别是新生入学开展结核病筛查,能早期发现肺结核患者,将结核病拒之校外,避免校园结核病传播:通过筛查还能发现没有发病的结核杆菌潜伏感染者(LTBI);LTBI是结核病患者的主要来源,对这些感染者可通过早期预防性治疗,能减少发展成结核病患者的机会。

  结核病筛查的方法都有哪些呢?

  体检的内容有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和肺结核可疑症状的问诊、结核感染检查(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结核菌特异抗原皮肤试验EC、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X线胸片检查;对体检中发现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或PPD强阳性者/EC阳性者/IGRA阳性者、或胸部X光片检查异常者,应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接受进一步的结核病检查。

  平时如何预防肺结核呢?

  师生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打喷嚏时应掩口鼻,不要面对他人,不要随地吐痰,在人密集场所佩戴口罩;在校期间,教室和宿舍要勤开窗通风,确保室内空气流通;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膳食搭配,另外还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这样就可以战胜结核菌了。

  得了肺结核该怎么治疗?会对学生的将来有什么影响吗?

  师生出现肺结核的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应当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及时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诊疗。学生被诊断为肺结核患者后,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开具“休学诊断证明”;当患者经过规范治疗,达到复学标准,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会开具“复学诊断证明”,学生就可以回到学校上课了。结核病的治疗应遵从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的原则,只要早期诊断,按时规律服药,坚持完成正规全程治疗,结核病的预后绝大多数很好,治愈后对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不会产生影响。

  

 

菏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皇甫蓓蓓 供稿

  

 

Copyright 2007-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2007-2008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 tb.chinacdc.cn
E-mail: nctb@chinacdc.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1024750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