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防治明白纸
时间:2023-08-16
结核病又称为痨病,结核杆菌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途径侵入人类身体,其中以肺结核最常见,多通过飞沫传播。结核杆菌侵入体内后,如果抵抗力足够强大,可以终身不发病,但一旦免疫力下降,潜伏在体内的结核杆菌就要发病了,临床多表现为咳嗽、发热、盗汗、乏力、消瘦,有些会出现咯血、胸痛,甚至呼吸困难。一般痰液中查到结核杆菌就可以确诊,但活动性肺结核的痰检阳性率仅为30-50%,所以经常需要胸片、胸部CT等影像学协助。而肺结核的影像学常常缺乏典型征象,很多医生喜欢把结核杆菌称作“善变的妖魔”,就是因为它可以模仿各类病变,比如普通肺炎、真菌感染、肿瘤性病变等,极其狡猾。
一个肺结核病人每年可能感染10-15人(或更多)的新患者。 肺结核药物治疗的主要作用在于缩短传染期、降低死亡率、感染率及患病率。对于每个具体患者,则为达到临床及生物学治愈的主要措施,合理化治疗是指对活动性结核病坚持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和全程使用敏感药物的原则。
(1)早期治疗 一旦发现和确诊后立即给药治疗;
(2)联用 根据病情及抗结核药的作用特点,联合两种以上药物,以增强与确保疗效;
(3)适量 根据不同病情及不同个体规定不同给药剂量;
(4)规律 患者必须严格按照治疗方案规定的用药方法,有规律地坚持治疗,不可随意更改方案或无故随意停药,亦不可随意间断用药;
(5)全程 乃指患者必须按照方案所定的疗程坚持治满疗程,短程通常为6~9个月。一般而言,初治患者按照上述原则规范治疗,疗效高达98%,复发率低于2%。
预防措施:1、首先,肺结核是一种传染病。在日常生活中,及时发现结核病患者是十分必要的。积极治疗肺结核病人是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有时结核病患者是主要感染源,因此通常与结核病患者保持一定距离。
2、要切断肺结核的传播途径,平时要注意自身卫生,做好日常生活中的消毒隔离工作,避免肺结核的传播。咳嗽、打喷嚏和飞沫最好远离或不积极治疗。如果可能的话,最好不要和肺结核患者住在同一张床上。还需要注意经常打开窗户通风。
3、提高免疫力,预防感染。有时,免疫力下降是患疾病的主要原因。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增强体质和锻炼身体。婴儿和幼儿也需要接种疫苗。
4、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患者的饮食。只有健康的饮食,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通常,可以多吃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
(供稿人:李海霞、刘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