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市处置一起学校结核病突发疫情记实
时间:2023-07-10
结核病潜伏感染人群的预防性治疗已成为业界人士的热门话题。据WHO发布的《2022年全球结核病报告》中指出,截至2021年底,全球预防性治疗只完成了阶段性目标(2018—2022年)的42%(目标是3000万人,只完成了1250万人),由此看来,预防性治疗已成为世界性难题。下面,分享一个学校结核病感染潜伏人群预防性治疗率达到了92.2%的案例,或许与同仁会产生共鸣。
2023年4月24日夜里10点钟,新密市结防所门诊接受从市中医院转来了一例学生肺结核患者,值班医生魏晓慧副主任医师发现患者意识漠糊,体温高达40oC,严重贫血,当即向市结核病专家靳鸿建医师汇报,靳鸿建观察患者胸部CT双肺病灶广泛,部分呈毁损状态,认为该生是一个排菌量极大、排菌时间较长、病情十分严重的肺结核患者,如不马上转上级医院抢救,很可能有生命危险,于是当即指示将患者就近转到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救治。半个小时后,六院救护车呼啸而至,该生虽然被送到六院紧急救治了,但靳鸿建医师和靳晓伟所长等人在电话中展开了紧急磋商,认为这起疫情非同寻常,根据该生的病情判断,该生至少患病在3个月以上,一旦该生因结核病而死亡,就构成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果将不堪设想!靳鸿建医师想到几年前的一所高中某班因为一个学生带病上课3个月,造成该班一半学生感染结核菌,追踪观察2年,先后有12人发生结核病。这次如果不采取断然措施,那么这所高中发生的悲剧势必将在新密重演。
25日早上7点半,靳鸿建医师在去该校的路上和患者父亲电话联系得知,该生祖父于今年1月13日在市结防所登记为双肺继发性肺结核,痰菌(4+),病情比较严重,亦转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救治,其家庭中密切接触者检查4人,肺部均正常,该生因新冠疫情每天在家上网课,没有到市结防所检查,所以没有发现其已经发生结核病,春节后学校复课时,该生就已经发生咳嗽等症状,并没有向学校报告,坚持带病上课,4月上旬前该生曾因咳嗽、发热等症状就诊于当地诊所,按感冒治疗后症状好转并继续在校上课,于是就导致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上午8点20分在该校办公室,召开了有市教育局、镇政府、卫生院和学校校长等人参加的紧急联席会议。鉴于患病学生病情的严重程度和该生带病上课时间较长,会议决定对与该生密切接触的同宿舍楼、同教学楼、同餐厅的学生和教职员工进行结核病筛查,筛查的方法是:和该生密切接触的九年级学生和全校教职员工拍摄DR胸片和做PPD试验,七、八年级的学生仅做PPD试验,发现有新发病者,正规治疗;没有发病的PPD试验强阳性者,预防服药,防止其以后发病。在筛查中如果发现有新病人,七、八年级的学生再拍摄DR胸片。
在会议作出这一决定后,市结防所所长靳晓伟半个小时就带领应急小分队赶赴疫情现场,和卫生院公卫科工作人员一起对全体师生进行结核病感染监测(PPD试验),两个小时后,监测工作顺利完成。与此同时,靳鸿建医师又召开了16个教学班的班主任紧急会议,向大家讲解了结核病防治知识,特别强调了感染学生的预防性治疗管理工作,各班班主任为第一责任人,要求预防服药率必须达到应该预防服药的80%以上,不愿意落实预防服药的学生家长必须在相关文书上签字。期间,市卫健委和市疾控中心主要领导多次电话询问工作进展情况。当天下午靳晓伟所长又将DRX移动体检车开到学校,在学校的密切配合下,于当天晚上8时完成了教职员工80人和初三学生288人的胸部X线拍摄任务。
在疫情处置的同时,从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传来信息,该生痰菌(4+)(检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靳鸿建医师的判断),经过10个多小时的积极救治,其生命体征已经平稳。
三天后,靳鸿建医师亲自到该校对983名师生员工的PPD结果进行复验,做PPD的903名学生中,阴性434人,占体检学生的48.1%,提示这部分学生对结核病尚未产生免疫力;一般阳性178人,占体检学生的19.7%,一般阳性的学生提示他们对结核病已经产生免疫力;中度阳性181人,占体检学生的20.0%, 中度阳性的学生提示他们已经感染结核菌,是发生结核病的潜在人群;强阳性学生77人, 占体检学生的8.5%,提示这部分学生感染的结核菌处于活跃期,是发生结核病的高危人群,随时都有发生结核病的可能。按照国家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重点人群部主任成君研究员和中国医学研究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高磊教授发表在《中国防痨杂志》2022年第8期《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监测在学校人群中的应用》一文中“建议在健康体检和疫情处置中,将中度阳性者与强阳性者同等对待,将TST检测后判定是否进行结核病检查和预防性治疗的切点下调到10mm,这样能尽量减少结核病患者漏诊、提高预防性治疗人群覆盖率”的论断,本案疫情学校中度阳性和强阳性学生应该采取预防性治疗,以避免以后发生结核病。从本校调查中发现,中度阳性和强阳性学生为259人,占复验总人数的29.8%,如果均让其预防服药,面比较大,易引起学生及其家长的恐慌情绪,为将这起突发性疫情社会影响降到最低,靳鸿建医师决定将结核菌素试验平均反应直径10毫米的79名学生暂不采取预防性治疗措施,这样一来,应该预防性治疗的人数减少至180人,占复验总人数的20.7%,经过该校领导班子成员的多次强调和各班班主任的反复动员,截至5月23日,已经在市结防所落实预防性治疗的感染学生为166人(含小学时已经服过预防药的8人),占应预防性治疗感染学生的92.2%。其余14名不愿意落实预防服药的学生家长已经在相关文书上签了字,并保证在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再到市结防所拍摄胸片。
据了解,国家即将出台的《全国结核病防治中长期行动计划(2023—2030)》把“重点人群潜伏性感染者预防性治疗率”初步拟定为2030年达到≧70%,充分说明国家已经把预防性治疗上升为控制结核病的主要策略和治疗现症患者同等重要,这一指标对从1996年就开展预防性治疗累计预防性治疗24000多人的新密市来说同样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本次新密某校结核病疫情,由于各级领导重视,学校密切配合,市结防所处置方法科学、果断、及时、快速,落实预防性治疗措施的学生超过了90%,保护了一批感染学生免受结核病侵扰,目前观察近3个月,尚没有发现有后续病例发生,但由于感染人数超过了一般学校的感染水平,亦不排除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有散在结核病例发生。本次学校疫情处置的结果,也为我市今后处置同类疫情提供了成功经验。
(新密市结防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