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做的“PPD”筛查,你真的了解了吗?
时间:2022-09-08
又一年秋季新生开学了,各地学生的“PPD”筛查也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不少家长是不是都存在这样的疑惑,“PPD”是什么意思,孩子为什么要做这个呢?今天小宋就给大家好好聊一聊这方面的几个知识点,需要的家长可以拿出您的小本本了哟!
什么是“PPD”?
“PPD”又称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为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的其中一种,是基于Ⅳ型变态反应原理的一种通过皮肤注入微量的结核菌特异蛋白(结核菌素)的试验,用来检测机体有无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它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EC)均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检测技术。
为什么入学新生要做“PPD”?
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并发病的人群中,有一半左右是在感染后两年内发病,对开展“PPD”发现的新近感染者开展进一步检查更易发现肺结核患者。在新生入学前或刚入学开展这项工作,不仅保护了患病学生的健康,也降低了入校传染他人的机会。《中国学校结核病防控指南(2020年版)》也明确规定,高中(包括职高)和寄宿制初中入学新生必须开展“PPD”,其他学生根据需要做这项检查。
“PPD”试验后,有什么注意事项:
1.皮试后不要棉签按压、揉搓针口,避免试剂漏出;
2.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3.皮试期间禁酒,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品;
4.若出现异常反应,轻者可局部消毒,减少前臂活动,严重者应及时就医。
“PPD”试验多久查看结果,不同结果如何解读呢?
根据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反应过程,一般于注射后8~12小时局部开始红肿,48~72小时反应达高峰,试验局部出现硬结。因此,以注射后72小时观察结果最佳。
目前我国PPD试验结果分为阴性和阳性,阳性又分为一般阳性、中度阳性、强阳性,分别为:
1.阴性(-):无反应或仅有轻微红晕,硬结平均直径在5mm以下者;
2.一般阳性(+):硬结平均直径在5-9mm者;
3.中度阳性(++):硬结平均直径在10-14mm者;
4.强阳性(+++):硬结平均直径≥15mm或局部出现双圈、水泡、坏死及淋巴炎者。
“PPD”试验阳性,应该怎么办?
如果PDD试验为中度阳性或强阳性,同时伴有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还需到辖区内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一步检查胸部X光片检查和痰液的实验室检查,记得要留3份合格痰标本哦。
单纯“PPD”试验阳性者(医院进一步检查不是患者),没有任何传染性,大家不用过度紧张哦。
作者:宋朋
审核:丁振涛
审批:孙良
2022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