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离一个合格的结防人还有多远
时间:2011-06-13
——记参加全国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年会暨骨干培训有感
在工作之前,我和普通人一样,认为结核病,所谓的“痨病”只会出现在凄美的红楼梦里,已消失在黑雾朦胧的旧社会中,那些令人又气又怜的人血馒头只会是落后时代的产物。然而,结核杆菌并没有就此退出历史的舞台,而是潜伏着,蓄谋着卷土从来!
每一天,有约3600名中国人成为肺结核患者。
每一天,有约356名中国人死于结核病。
每一天,有约328名中国人成为难治的结核病患者,他们的病可通过空气直接传播。
每一天,有约27名中国人成为没法治的结核病患者,他们的病可通过空气直接传播。
这是摘自培训资料的一段话。在这些看似平凡的每一天里有数以百计的人因为结核病失去了生命,又有更多的人成为结核病人,更有一部分人成为无药可治的耐药病人,他们的余生除了等待,只有绝望!
每每听到培训班的老师说起这些令人不寒而栗的数字,我都在想,为什么作为一个普通大众时的我对这些一无所知?相对于死亡率和发病率远不如它的艾滋病却能人尽皆知!宣传!除了宣传,还是宣传,这是人们在这场结核病反击战中最有利的武器。我们要将手中的资料、信息、知识化作钢枪利炮,让人们认识到结核病的现状、危害、治疗、防护措施、以及政府政策,从而来保护自己。
全球开展的健康促进工作,一直致力于结核病防治知识的传播,几十年如一日的辛苦耕作,收效甚微。在大家看来,结核病与艾滋病相比,缺乏故事性,社会的关注和政府的关注不足。我想每一个结核病人背后都会有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那些难以启齿的自卑,那些害怕传染给家人的小心翼翼,那些不离不弃的感动,那些自尊自强的信心,还有那些耐药结核病人无望的等待……
作为一个年轻的结防人,听着培训会上各省市健康促进专家的介绍,结防知识的匮乏令我感到惭愧,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结防人,我还有很多的专业知识需要学习,职业素养需要养成,综合素质需要提 高。
身为一个专业的结防人,我深感责任的重大,每一次的宣传就是对结核病一次最有力的回击。也许就是一份普通资料,就能避免更多的人患上结核病;也许就是一些电话和短信,就能规范患者用药,避免他们走向无路的深渊;也许就是一个语调,一个笑容,一声问候,都能让结核病人冰凉的心中绽放出一朵温暖的花。防治结核病,是我们的事业,更是我们的责任!
重庆市结核病防治所 何凤玲
在工作之前,我和普通人一样,认为结核病,所谓的“痨病”只会出现在凄美的红楼梦里,已消失在黑雾朦胧的旧社会中,那些令人又气又怜的人血馒头只会是落后时代的产物。然而,结核杆菌并没有就此退出历史的舞台,而是潜伏着,蓄谋着卷土从来!
每一天,有约3600名中国人成为肺结核患者。
每一天,有约356名中国人死于结核病。
每一天,有约328名中国人成为难治的结核病患者,他们的病可通过空气直接传播。
每一天,有约27名中国人成为没法治的结核病患者,他们的病可通过空气直接传播。
这是摘自培训资料的一段话。在这些看似平凡的每一天里有数以百计的人因为结核病失去了生命,又有更多的人成为结核病人,更有一部分人成为无药可治的耐药病人,他们的余生除了等待,只有绝望!
每每听到培训班的老师说起这些令人不寒而栗的数字,我都在想,为什么作为一个普通大众时的我对这些一无所知?相对于死亡率和发病率远不如它的艾滋病却能人尽皆知!宣传!除了宣传,还是宣传,这是人们在这场结核病反击战中最有利的武器。我们要将手中的资料、信息、知识化作钢枪利炮,让人们认识到结核病的现状、危害、治疗、防护措施、以及政府政策,从而来保护自己。
全球开展的健康促进工作,一直致力于结核病防治知识的传播,几十年如一日的辛苦耕作,收效甚微。在大家看来,结核病与艾滋病相比,缺乏故事性,社会的关注和政府的关注不足。我想每一个结核病人背后都会有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那些难以启齿的自卑,那些害怕传染给家人的小心翼翼,那些不离不弃的感动,那些自尊自强的信心,还有那些耐药结核病人无望的等待……
作为一个年轻的结防人,听着培训会上各省市健康促进专家的介绍,结防知识的匮乏令我感到惭愧,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结防人,我还有很多的专业知识需要学习,职业素养需要养成,综合素质需要提 高。
身为一个专业的结防人,我深感责任的重大,每一次的宣传就是对结核病一次最有力的回击。也许就是一份普通资料,就能避免更多的人患上结核病;也许就是一些电话和短信,就能规范患者用药,避免他们走向无路的深渊;也许就是一个语调,一个笑容,一声问候,都能让结核病人冰凉的心中绽放出一朵温暖的花。防治结核病,是我们的事业,更是我们的责任!
重庆市结核病防治所 何凤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