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容易导致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会进一步影响治疗效果。营养支持在提高免疫力、促进病灶修复、减少药物副作用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如下:
一、对机体免疫力的影响
(一)增强免疫功能:合理的营养摄入可为机体免疫系统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D、锌等,有助于维持免疫细胞的正常功能,增强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抵抗力,降低感染风险。例如,维生素D能促进巨噬细胞的成熟和抗菌活性,从而增强其吞噬结核杆菌的能力。
(二)维持免疫平衡:营养支持有助于避免因营养不良导致的免疫功能异常,防止免疫系统过度激活或抑制,维持免疫反应的平衡,有利于控制结核病的病情发展。
二、对疾病治疗效果的影响
(一)提高抗结核药物疗效:良好的营养状况可以促进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增强机体对药物的耐受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例如,充足的维生素B6可减轻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
(二)促进病灶吸收和修复:蛋白质、维生素C、锌等营养素对于结核病灶受损组织的修复和再生至关重要。蛋白质是修复组织的重要原料,维生素C可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锌则参与多种酶的活性调节,共同促进病灶的愈合和钙化。
(三)缩短治疗时间:多项研究表明,对存在营养风险的结核病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可缩短患者痰菌转阴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治疗失败的风险。
三、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一) 缓解症状:结核病患者常伴有发热、盗汗、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症状,合理的营养补充可以增加患者的能量摄入,缓解疲劳、乏力等不适症状,改善患者的体力和精神状态。
(二)增强耐受性:良好的营养状况有助于患者更好地耐受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的各种不适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从而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四、对预防并发症的作用
(一)降低感染风险:营养不良会使患者更容易并发其他感染,如肺部感染、口腔感染等。通过合理的营养支持,增强机体免疫力,可降低患者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风险。
(二)预防代谢紊乱:结核病患者由于长期患病和药物治疗,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贫血、低蛋白血症等代谢问题。合理的营养摄入可以补充机体所需的电解质、铁、叶酸、维生素B12等营养素,预防和纠正代谢紊乱的发生。
滦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结核病防制股
2025.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