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患者营养

2024-06-25

  【结核病患者易伴有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主要是因为:】

  1、结核病患者长期发热可导致蛋白质分解增加。

  2、患者出现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症状,导致机体蛋白质摄入不足。

  3、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可导致蛋白质丢失。

  以上多种因素导致患者极易出现营养风险,甚至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不仅是结核病发病的高危因素,也是结核病情加重或进展的因素之一】

  结核病的发生与机体免疫力下降有关,营养不良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大大增加了个体对疾病的易感性,也增加结核病潜伏感染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的概率。而且一旦结核病发展,还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疾病复发和死亡的风险。营养不良既是结核病的原因,也是结核病的后果,营养状况也可能成为疾病严重程度的标志。

  进食主食的同时保证蔬菜类、水果类、肉类、坚果类等各种食物摄入,有利于预防营养不良的发生;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有助于预防结核病的发生,促进结核病的治愈。

  【结核病患者饮食要求】

  结核病患者应以高热量、高蛋白质、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1、饮食应做到合理均衡、食物多样化:

  主食摄入时注意粗细搭配,不挑食、不偏食,食物均衡多样化可促进患者达到营养均衡全面的目的。

  2、优质高蛋白饮食可利于结核病灶修复。其中优质蛋白质如肉、禽、水产品、蛋、乳及大豆制品应占总蛋白质摄入量的50%以上。

  适量食用肉蛋奶,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每天一小把大豆所制制品,一小把坚果,也可补充有益蛋白质。

  3、多吃蔬菜水果,摄入充足维生素矿物质。

  4、戒烟戒酒,不吃或尽量少吃烟熏、腌制等食物。

  5、每天饮水1500ML以上,建议少量多次饮用。

  6、结核病重症患者相对于普通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更差,其体内分解代谢增加,合成代谢下降,且患者食欲差,进食量少,此时机体就会消耗储存的脂肪、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素,临床表现为消瘦与免疫功能低下,甚至发生恶病质。必要时需要给与肠内营养及场外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可分为2类,即通用型和疾病特异型。通用型是指营养制剂配方中各种营养成分的配比全面均衡,疾病特异型则针对不同的疾病特点制订相应的营养成分配方,以满足如肿瘤、糖尿病、结核病等患者的特殊营养支持需求

  肠外营养由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氨基酸、水、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等基本营养素组成,以提供患者每日所需的能量及各种营养物质,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在肠外营养方式上,目前多以全营养混合液输注方式为主,包括碳水化合物制剂、氨基酸制剂、脂肪乳制剂、电解质制剂、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制剂等,根据患者营养状况、疾病及合并症情况全面评估后输入。

  

 

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 刘学法 贾江萍

  2024.06.24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附       件: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