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召开全球基金耐多药结核病项目部门协调会

2014-07-09

    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耐多药领域工作自2012年于我市实施,现已发现耐多药/广泛耐药结核病患者64例。多数患者家庭非常贫困,而耐多药/广泛耐药结核病所需治疗周期长、药品副反应重、医疗费用高,加上部分医生和患者家庭对国家的医疗保险和救助政策不了解,导致部分患者拒绝就医或治疗中断,从而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更大的风险。为进一步了解并指导耐多药/广泛耐药结核病患者争取医疗保险和民政救助相关政策,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保障治疗效果,6月25一26曰,市卫生局、市医保局、市民政局在新华饭店联合召开了绵阳市全球基金耐多药结核病部门协调会,市中心、市传染病医院、部分县市区疾控中心结防所长同时参会。
    市疾控中心段晋超副主任在致辞中指出,我市实施结防项目十年来,通过共同努力,结核病得到了一定遏制,但疫情依然严重;目前依靠全球基金项目对患者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但患者仍然要承担较高的费用,导致一些患者治疗不规范、不彻底,容易加重病情;同时,全球基金停止支持后,将有更多的人不能坚持治疗,将对社会造成危害,甚者影响安定团结;因此,让患者享有更多的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是将来全球基金项目支持停止后的重要保障措施。
    会上,市疾控中心结防所孙宏英所长介绍了结核病疫情现状和我市所开展的全球基金结核病防治工作情况;游仙区、北川县、梓潼县疾控中心分别介绍了辖区内耐多药患者的家庭情况和治疗情况;市传染病医院罗大勇医生对本院接诊患者的总体医疗支出作了介绍,他指出,耐多药肺结核病通常住院花费在1万元左右,之后还有长达2-3年的维持治疗,如果合并严重并发症,则需数万甚至数十万的医疗费用,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情况普遍。
    随后,市医保局、民政局、卫生局分别介绍了不同部门对患者和困难家庭的帮扶措施。市医保局基付科薛蓉梅科长指出,医保局主要负责职工和居民医疗费用的报销,结核病职工有700元门诊补助,居民有500元,耐多药结核病没有特殊政策;她同时表示,包括自己在内的很多人都以为结核病消失了,通过今天的协调会,对结核病的危害有了新的认识,呼吁将普通结核病也纳入大病保险,让患者在新发时就得到正规救治,减少发展为耐药的几率。市卫生局基妇科高启东科长介绍了新农合在结核病方面的政策,我市今年已经将结核病纳入新农合特殊病种大额门诊大病补偿,不设起付线,报销比例达到80%,可以享受年最高3000元的门诊补偿;同时,耐多药结核病也纳入了重大疾病范畴,能够享受住院费用70%的报销比例。民政局社会救助科曹礼玉主任科员介绍了民政救助政策中患者能够享受的救助,包括低保、临时生活救助和医疗救助,总工会惠民帮扶中心也可以提供适当救助,并介绍了各种救助申请的程序;同时表示,民政应通过文件的形式,明确对结核病患者的救助范围和额度,尽量减轻患者负担。

 

 

(绵阳市疾控中心结防所孙宏英供稿)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附       件: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