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病人管理中感悟人生

2012-03-06

    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人有生老病死旦夕祸福,但无论何时只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生活都一样美好。作为一名社区结核病防治医生,在患者管理中会接触各种各样的病人,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有他们对人生的理解,在病人的访视中我也慢慢感悟到很多人生的真谛。
    小靳,是一位典型的都市白领,当得知自己患了肺结核,一时无法接受,认为自己平时身体一向很好,不敢相信自己会得肺结核。随后,她上网查阅了肺结核病的相关知识和政策,了解到肺结核并不是不治之症,心中的畏惧也慢慢降低了。目前,她已治疗了三个月,胸片检查显示病情大有好转,痰检已转阴,心情进一步放松了很多。在对她随访管理过程中,她给我讲了一个小故事,这故事使她勇敢的面对疾病,面对周围的一切,也使我感触颇多,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
    美国某大学的科研人员进行过一项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名曰“伤痕实验”:每位志愿者都被安排在没有镜子的小房间里,由好莱坞的专业化妆师在其左脸做出一道血肉模糊、触目惊心的伤痕。志愿者被允许用一面小镜子照照化妆的效果后,镜子就被拿走了。关键的是最后一步,化妆师表示需要在伤痕表面再涂一层粉末,以防止它被不小心擦掉。实际上,化妆师用纸巾偷偷抹掉了化妆的痕迹。对此毫不知情的志愿者被派往各医院的候诊室,他们的任务就是观察人们对其面部伤痕的反应。规定的时间到了,返回的志愿者竟无一例外地叙述了相同的感受——人们对他们比以往粗鲁无理、不友好,而且总是盯着他们的脸看!可实际上,他们的脸上与以往并无二致,什么也没有。他们之所以得出那样的结论,看来是错误的自我认识影响了判断。
    这真是一个发人深省的实验!一个人在内心怎样看待自己,在外界就能感受到怎样的眼光。同时,这个实验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一句西方格言:“别人是以你看待自己的方式看待你。”不是吗?一个从容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平和的眼光;一个自卑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歧视的眼光;一个和善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友好的眼光;一个叛逆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挑畔的眼光、、、、、、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内心世界,就有什么样的外界眼光。
    结核病患者很容易受到歧视,被人拒之千里外。因此,作为社区医生,不但要做好宣教,关心好病人治疗情况,更应该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给予心理宽慰,耐心倾听病人的故事,像家人一样真正的关爱他们,让他们以良好的心态积极战胜疾病,恢复身心健康。在今后的随访中,我也会把这个故事传递给其他病人,让他们更坦然的面对疾病。

 

(上海市闵行区梅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李蕙)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附       件: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