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山东省卫生系统积极开展“三好一满意”和“创先争优”活动的要求,山东省结核病防治工作切合自身实际,以“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为目标,积极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工作。“规范创建”是规范化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山东省根据国家《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开展的一项创新性工作,也是推动县级结核病防治工作规范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在政府投入、行政策略、机构建设和任务指标等方面全面推动县级结核病防治工作。
2010年,山东省沂水县、邹平县、邹城市和莱州市等四县(市)的规范化管理工作在社会服务中树立了很好的典范作用。2011年,在深入落实“三好一满意”活动中,继续开展胶南市等八县(市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的“规范创建”工作。
“规范创建”标志着山东省结核病防治工作对“三好一满意”和“创先争优”工作的全面落实和实施,在增加经费投入、改善就医条件、规范服务流程、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和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努力为全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提供优质、满意、安全的服务。
经费投入不断增加 社会保障给力支持
在各地政府支持下,山东省各县级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以“规范创建”为实际行动,加大资金投入,纷纷出台惠民政策和措施,减轻群众医疗经济负担。2010年全省县级结防经费普遍达到人均0.3元,有力地促进了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正常发展。
龙口市自2009年开始,结核病防治专项经费投入近40万元,人均达到0.6元,经费支持远走在全省前列,在严格落实国家免费政策的基础上,实施“四免”政策,即对在校师生每年进行一次免费结核病健康检查,对羁押收容人员每季度进行免费筛查,对医疗机构转诊的肺结核患者实施免费接送或予患者报销车票等制度和对新诊断传染性患者的所有密切接触者进行免费流行病学调查;胶南市将结核病纳入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报销范围,城镇医疗保险报销上限提高到12万元,2010年,新农合报销比例由原来的60%,提高到80%,2011年5月1日起报销比例提高到85%,住院报销封顶线由6万元提高到10万元,并把结核病等13个病种纳入新农合大病门诊报销范围;荣城市从2008年开始,每年投资2000万元对全市5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进行结核病普查;高密市出台凡到结防所就诊的结核病患者,全部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畴的政策;宁阳县结防所把结核病医药费用列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优抚对象医疗保险等报销范围,并不断提高报销比例。2009年,县政府将结核病纳入新农合报销特殊病种,将门诊报销比例提高到45%,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70%。
强化机构建设 提高服务质量
在增加经费投入的基础上,加大对结核病防治机构基础和能力建设的力度,优化服务流程、调整科室布局、增加仪器配备等措施,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是各地结防所重要工作之一。
宁阳县配套20余万元对就医环境进行了升级改造,购置了X光机、生化分析仪和尿液分析仪等设备20余台件,配置了专用督导车,全面推行乡村卫生管理一体化建设,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分别在技术指导、双向转诊、急诊抢救、后勤服务、业务培训等方面,实行患者“通治”、专家“通享”、设备“通用”、技术“通行”的措施,建立了县管乡、乡管村、村管患者的一体化管理制度;龙口市为打造结核病防治精品工程,先后投入130多万元,购置了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等多种先进的仪器设备,有效地提升了结防所的诊治能力;胶南市大力加强实验室建设,增加了实验室用房面积,配备了恒温培养箱、生物安全操作柜等设备,制定了实验室、生物安全和痰检质控工作制度,确保痰检工作质量和生物安全;荣成市投资50余万元对门诊、化验室等进行改造,购置仪器设备,调整房屋布局,改善医疗环境;利津县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单独设置结核病防治科,重新进行科室设置,配置专职人员,完善服务流程,实施“一站式”服务,方便群众就医和诊治;德城区加大设备投入,对老旧设备进行更新,换装先进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口的原子吸收仪等,检验能力一跃进入县级疾控中心先进行列。
通过不懈努力,结核病防治工作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为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加强社会宣传教育 提高全民防治意识
各地把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列入整体结核病防治规划之中,积极开发领导、动员全社会、投入专项经费、丰富宣传形式和内容,采取集中宣传和日常宣传相结合,有效提高全民防治结核病知晓水平。
龙口市将结核病防治工作纳入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重要内容之一,开展了遍布城乡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和政策宣传;投入结核病健康教育经费13万元,制作宣传单、宣传画、宣传光盘等宣传品11类;争取市科技咨询服务中心(非政府组织)、市妇联、社区等社团的支持,利用文艺汇演、知识演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进行宣传;充分发挥当地新闻媒体等优势,争取地矿集团、浅海基地和学院等单位支持,积极宣传和传播结核病防治知识和政策。
高密市利用“红高粱”艺术节举办宣传月活动;在门诊大厅设置了宣传室,配备了电视、搁置宣传资料和张贴宣传画等,在缓解病人就医紧张情绪的同时,宣传了结核病防治知识和国家优惠政策;利用“3.24防治结核病日”、“5.8红十字日”和“12.1艾滋病日”等开展街头义诊咨询宣传;制作了结核病防治公益广告,在电视台定期播放;以环保购物袋、笔记本、台历挂历等实物为载体和装饰宣传车辆等进行有效宣传。
德城区、博山区和利津县等加强重点人群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在学校开展了“构建无结核病和谐校园”活动,利用主题班会、“千人签名”和“小手拉大手”等活动进行宣传;在监狱和劳教所等在进行健康筛查的同时,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讲座、下发宣传资料和播放影像制品的集中式宣传;加强对流动人口宣传,尤其是德城区结合与河北接壤、部分城区融合等特点,加强对流动人口和各行业从业者的健康教育。
加强行风建设 让群众满意
加强防痨队伍自身建设,向社会公开推行承诺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在提高医疗质量的同时,文明服务,廉洁行医,自觉抵制医疗行业的不正之风,让人民群众满意。
高密市采取公开投诉电话、发放《征求意见表》、行政查房、督导回访等形式,进行行风建设;聘任了30名现症病人或家属为社会监督员,征询意见,改进工作;倡导“朋友式关系,亲人般关怀”理念,确立了“三二一”目标,即“三全”,全面考虑、全程服务和全员参与,“二零”,履行职责零缺陷和为民服务零投诉,“一满意”,使病人满意,实现医患和谐;开展了“六个一”活动,即每天为住院病人送一壶开水到床头、每天送一份报刊到病房、每天一次室内外环境消毒、对每个就诊病人发一份满意度调查问卷、每周一次院长查房和对所有登记治疗的病人每月一次上门巡视。
龙口市在系统内先后开展了“珍惜岗位、爱岗敬业”、“创先争优”和“增强责任心、提高执政力”等活动,严格执行“一满意、四规范”,狠抓结防队伍的“学、训、考、评”,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广泛推行人性化服务,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服务态度,进一步完善服务承诺制,通过公开举报电话、设立意见箱等多种方式,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促进了行风的根本好转。
在“三好一满意”和“创先争优”活动如火如荼开展的大背景下,山东省结核病防治工作体系以规范创建为措施,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为全省人民的健康铸就着一道坚实的城墙。
(山东省结核病防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