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滕州市:撑起妇女儿童生命健康的一片蓝天

2023-08-01

  妇女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事关千万个家庭的幸福,是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也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妇幼健康对于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意义。近年来,滕州市卫生健康局高度重视妇女儿童健康工作,将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提升作为全市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积极落实各项妇幼健康工作,妇幼健康核心指标持续向好,出生缺陷防治攻坚扎实推进,妇幼健康惠民项目全面完成,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提速,妇女儿童的健康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妇幼健康事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党建引领,解锁妇幼健康“密码”模式

  一是强基固本,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重要作用,健全落实党组“第一议题”制度,充分调动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动作用,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领导融入到妇幼保健的各个方面,助力党建引领妇幼健康工作再上新台阶。二是管理赋能,促进党建业务提质增效。坚持抓党建带全局,将党建和妇幼保健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以高质量党建提升妇幼保健硬核保障实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妇幼保健服务整体提质,防止出现党建、业务“两张皮”现象。坚持党管干部,注重建章立制,聚焦重点岗位、重要人群和关键环节加强日常管理,推动妇幼健康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三是深度融合,保证党建活动凝心聚力。深化党建与业务、党建与改革、党建与管理融合促进,开展“党建+妇幼健康”主题系列活动,主要包括“党建+强队伍”“党建+走基层”“党建+重学科”“党建+促创建”“党建+强科普”“党建+广宣传”等诸多方面。并通过组织开展党性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等,提高干部职工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凝聚发展合力。

  二、聚焦服务能力,保障妇幼保健持续发展

  一是护航母婴安全。孕情掌握是母婴安全的基础。严格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要求落实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通过多种途径摸孕情,及时准确掌握孕产妇基本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检查,早管理。以《母子健康手册》为抓手,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全面启动孕产妇“五色”(绿、黄、橙、红、紫)分类管理,加强重点孕产妇管理。巩固镇街社会事务办、妇保院、助产机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居“五联动”工作模式作用,对橙色、红色风险且随访困难的孕产妇进行多渠道救助,制发服务救治意见,多措并举保障母婴安全。持续夯实“两个中心”保障能力,市卫健局成立了专家委员会及急救专家组,建立了会诊转诊制度和流程,健全了滕州市急救转诊治疗体系,切实保障母婴安全。二是增强管理效能。市中心人民医院与市妇幼保健院联合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市中心人民医院“八个专业组”专家常态化到妇幼保健院坐诊,遴选两院区优秀医护人员,成立妇科联合病区,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服务。市妇幼保健院与21个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成立“滕州市妇幼健康专科联盟”,形成龙头带动、双向联动、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管理同质、发展同步的合作机制,提高城乡妇幼健康专科服务质量,推进妇幼健康各项管理指标持续优化,逐步实现为妇女儿童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三是配强人才队伍。加强妇幼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扩大妇产科、儿科专业技术人员公招范围和数量,将优质妇产科、儿科专业技术人才优先纳入人才招聘范围。依托紧密型医共体管理模式,对妇幼服务能力薄弱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针对性地派驻专家定期坐诊,采取现场传、帮、带形式帮助提升基层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利用市中心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等专家资源,建立基层医疗机构妇幼人员定期轮训制度,对妇女儿童保健、常见病诊疗及妇幼中医服务等开展年训。每季度开展产科、新生儿科急救演练,提高应急救治能力。每年举办产科、儿科相关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对产儿科适宜技术进行培训和推广。举办山东省妇幼保健院(集团)滕州市妇幼保健院合作签约暨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妇幼保健服务能力提升培训班,组织辖区各级医疗机构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人员考核考试,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

  三、聚焦需求多元化,推动妇幼健康走深走实

  一是宣传教育氛围浓厚。全面开展妊娠风险筛查与评估,对橙色、红色、紫色的孕产妇专人专案全程动态管理,提供专业咨询指导。成立健康教育宣讲团,深入机关、社区、学校、企业,普及健康知识,与滕州市融媒体中心合办《健康有道》《妇幼保健苑》健康科普栏目,在网站开辟健康教育专栏,利用官方抖音、百度号、微信公众号发布健康科普文章。定期组织妇、产、儿科专家开通网络直播课堂,与全市群众线上互动。院内门诊、病区播放科普知识,普及母婴安全知识。孕妇学校将妊娠风险教育作为孕妇课堂第一课,制定详细的健康教育课程,邀请内科、产科、儿科、心理科、营养科等专家进行授课。二是专科建设得到强化。设立产前管控中心、高危病区、产后病区、养胎中心等医疗组,对不同情况的孕妇做到专病专治,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心脏病,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后大出血,羊水栓塞等产科危急重症均能熟练救治。对高危孕产妇均进行专案管理。新生儿科设置NICU、无陪病房、有陪病房,细化学科分组。设立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孕期保健、产后保健、儿童保健、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保健专科。中医科深入产科和儿科,运用针灸、推拿、中药、产后浴足、产后生化汤、中药泡澡、耳穴压豆等对产科疾病、儿科疾病进行诊治。三是健康福祉不断增进。不断提升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加强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建立完善救治协调机制,认真落实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个案报告制度。扎实做好宫颈癌、乳腺癌“两癌”免费筛查,农村适龄妇女目标人群全覆盖。每年选派宫颈专科、乳腺专科专家前往辖区进行技术指导、督导和培训,提升基层技术人员诊治水平和服务质量。守好孩子的健康生命线,为“明天的太阳”奠基石。聚焦儿童健康事业,加强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加强对学校、幼儿园、托育机构卫生保健工作指导,强化对儿童常见病预防保健能力。推进“互联网+儿童医疗”服务模式,实现儿童健康全周期过程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在三家《出生医学证明》签发点设立“出生一件事”办理窗口并明确公示了办理流程、办理条件等事项,与公安部门联合,共同做好《出生医学证明》《预防接种证》《户籍登记》的联办工作。与残联共同协作,对残疾儿童做好康复救助工作。

  未来,山东滕州市将举卫生健康系统之力,以健康滕州建设为抓手,围绕为民服务办事实,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将妇幼健康融入所有卫生健康政策,精准发力补齐妇幼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短板,完善健全妇幼健康体系,深化妇幼保健机构机制体制创新,改善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全力提升妇幼全生命周期服务水平,以实际行动让广大妇女儿童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供稿:滕州市卫生健康局  赵连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附       件: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