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6年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行动总结

2017-05-27

  2016年,我省按照《四川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四川省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活动工作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川卫办发〔2016〕170号)要求,继续组织实施传播活动,经过全省各级各类结核病防治人员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志愿者招募和优秀志愿者个人及团体推荐工作。现将今年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管理

  (一)高度重视,制定方案

  为保证活动顺利开展,让更多群众参与到结核病防治知识的传播活动中,提高志愿者传播行动工作成效,省结防所按省卫计委制定的《四川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四川省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活动工作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川卫办发〔2016〕170号),将志愿者招募和优秀志愿者推荐任务分解到各市(州),各市(州)再将任务分解到所辖县(区),明确了全省志愿者传播行动的工作目标、具体安排和任务指标,建立了省、市、县三级联络员机制,开通了官方微博,各市(州)及所辖县(区)具体组织实施。各地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海报、网页发布活动信息、手机短信、媒体报道等各种方式,在全省范围内营造良好宣传活动氛围。

  (二)统筹宣传活动安排

  2016年3月24日是第21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16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系列宣传活动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函〔2016〕219号)精神,宣传日前后,全省各地紧密围绕“社会共同努力,消除结核危害”宣传主题,制定宣传计划,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为加强全省宣传活动组织,对本次宣传活动的目标、形式和材料报送等提出明确要求,省重传委印发了《四川省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关于做好2016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及相关工作的通知》(川重传委发〔2016〕4号),并详细制定省级现场活动方案——《四川省2016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宣传活动华蓥活动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包括“3.24”宣传日在内的各项健康促进活动的具体内容,对各市(州)宣传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各地围绕主题,制定方案和防治工作计划。充分结合“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行动”、“结核病防治知识进千村万户行动”及“结核病防治知识进千校活动”,发挥结核防治机构、健康教育机构、定点医疗机构、执法监督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网络及专业优势,统筹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素养促进项目,有计划、有实效地开展结核病防治宣传工作。积极发动教育、人社、民政、住建、广电、妇联、红十字会等部门参与活动,以现场宣传、专家义诊、专题讲座、走访慰问基层结核病防治机构及结防一线工作人员、访视结核病患者及家庭等为主要内容。充分利用媒体宣传,通过卫生热线、官方微博、政务网站、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媒体介绍结防知识和免费政策,努力拓展宣传的深度和广度。

  (三)开发活动工具

  2016年基层结防机构制作了丰富多样的宣传工具,如各类宣传画、宣传单、折页、手册、T恤、草帽、雨伞、台历等,作为志愿者开展知识传播活动的载体。

  二、广泛招募,大力传播

  (一)广泛招募,扩大队伍

  为了进一步扩大宣传范围,使结核病知识传播活动家喻户晓,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活动中来,省、市、县各级通过不同的途径大力开展志愿者招募。一是利用 “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防知识进千村万户活动等契机同步开展志愿者招募。二是通过当地报纸、电视、广播、QQ群、手机短信、海报、广告等信息平台面向社会大众招募,将不同职业人群纳入。三是利用学校人数多、智力集中、接受力强、辐射范围大的优势,与教育部门合作大力招募教师和学生志愿者,积极发展志愿者团队。四是在卫生行业内部招募,发展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临床医生为志愿者,他们在面向患者开展临床诊疗的同时开展结防知识宣传。五是在青年志愿者协会、艾滋病协会学会、防痨协会、民间草根组织等非政府组织进行招募,将协会成员发展为志愿者。六是建立协调联动机制。我省于2012起即建立三级联络员制度,省、市、县三级落实专人负责志愿者传播活动,继续使用12320卫生热线和“四川结核网”,作为宣传平台和信息沟通载体。在省卫生计生委组织协调下,全省形成了由省级负责方案制定和工作考核、市级负责工作协调和监督指导、县级负责招募培训和组织传播、广大志愿者负责知识传播的工作机制,确保了全省工作的顺利推进。

  由于全省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高度重视,统筹安排,广泛招募发动,大力组织传播,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2016年1-12月,全省参加各种宣传活动的志愿者共计有22237人,其中2016年新招募7746人,包括农民、教师、学生、医务人员、大学生村官、村社干部、公安干警、单位员工、社区居民、建筑工人等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教育水平、不同民族的人员。为保证了志愿者传播活动的效果,各地采取集中讲课、面对面传授或现场示范等方式对新招募的志愿者进行培训,向志愿者们介绍这项活动的背景和意义,使他们熟练掌握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并就如何运用传播技巧、提高公众认知度、增强传播实效等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培训,为志愿者传播活动的顺利展开奠定基础。广大志愿者开展面对面、点对点宣传,建立由点到线、再到面的宣传格局,形成了全社会参与的强大合力,投入少、产出大,是健康宣传模式的创新,随着志愿者队伍逐步扩大,其影响必将更广泛、更深入、更持久。

  各级疾控中心对招募的志愿者和志愿者团队进行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志愿者们掌握了结核病防控的核心知识和相关政策、志愿者基本要求、活动信息报送交流流程等内容,为志愿者传播结核病防治知识打下基础。同时,各级疾控中心制作、印制了各种宣传喷绘、宣传画、折页等宣传材料物品,会同省级下发的宣传资料分发给志愿者,为志愿者开展宣传活动提供了物资保障。大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志愿者定制了一套志愿服务装备,包括志愿者T恤衫、帽子及公文包,为志愿者配发了一本《志愿者工作手册》,同时还建立志愿者QQ之家,方便志愿者工作信息的交流讨论。

  (二)形式多样,积极开展志愿者传播活动

  在接受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后,各地志愿者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节、志愿者组织活动等方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行动,由点及面形成传播链,普及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提高全民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水平,增强群众自我防病意识,促进肺结核病人的早发现、早治疗和规范服药。

  “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活动。各地志愿者利用“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各种卫生宣传日、“卫生科技三下乡”以及党的群众路线“走基层送健康”等各种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和宣传品、免费义诊、义演、讲座等形式宣传结核病医保政策、国家双免政策、结核病防治知识等。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各区(市)县疾控中心也积极组织志愿者,在繁华的街道、学校、社区、广场、车站、工地、集贸市场、工业园区、监狱等场所设立宣传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结核病防治宣传活动,同时,通过发送微信微博等形式对结核病防治知识进行了宣传。省级“3.24”宣传活动由省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委员会、省卫生计生委、广安市卫生计生委、华蓥市政府联合开展的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系列宣传活动在广安华蓥市隆重举行。宣传活动采用现场表演、悬挂标语、摆放展架、发放宣传资料、开展了义诊、小学生书画比赛、结核病知识抢答互动游戏等方式展开。结核病防治公益演出围绕结核病宣传主题,与群众紧密互动,参与度很高,气氛热烈。全市十几家医疗卫生单位的组织专家在活动现场为市民开展健康教育、义诊活动。各级领导前往华蓥市疾控中心,了解结核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并看望了战斗在一线的工作人员,巡视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活动,并开展一场结核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到华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集中慰问3个贫困结核病患者,上门访视慰问1户贫困患者。

  结核病防治知识进千村万户活动。在各级结核防机构的组织下,广大志愿者(团队)积极行动,各市(州)组织志愿者积极参与结核病防治进千村万户活动,不怕苦、不怕累,深入到居民院落,散发宣传资料及调查问卷,并向被调查对象讲解结核病防治知识。

  志愿者传播活动进社区、工地、敬老院等。志愿者在社区、工地和敬老院开展义诊,对老年人易感疾病的预防保健进行相应指导,在车站、火车站对返乡民工进行宣传,在常驻人口和流动人口中开展面参面宣传和可疑者筛查。深入社区了解民意、听取民意的同时,也为社区居民送上结核病防治等宣传资料,并进行一对一的咨询讲解。

  结核病防治知识进千所学校活动。各区(市)县志愿者在疾控中心人员指导下,积极参与各学校开展的主题班会、专题讲座、校园广播、悬挂宣传标语、设置宣传展板、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单、播放影像制品等活动中,为营造学校宣传氛围做了很多工作,同时利用家校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建立起由点带面的宣传链条。在“结核病防治知识进千校”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全省各地继续加强对学校师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的传播,通过教育系统招募教师、学生志愿者,在学校内外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活动。同时教师志愿者们精心准备了以学校结核病防治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校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志愿者老师们还在健康教育课时使用漫画、儿歌等多媒体课件向广大学生普及结核病常见症状、特征、传播途径及国家免费治疗政策等知识,宣传预防结核病方法。

  重点突出,形式新颖开展宣传活动。全省志愿者工作积极,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如成都市市志愿者工作积极,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如成华区电子科技大学医院制作了肺结核防控漫画展架,与信息中心联合在全校范围内普发短信,并采用知识竞赛等方式使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结核病防控知识。团区委在西南财经大学组织志愿者和校医开展宣传活动。成都理工大学医院由校医院两名预防保健医师和三名学生志愿者组成宣传队伍开展宣传活动;武侯区一是利用西南民族大学“青春行动计划”平台,开展少数民族高校结核病有奖知识竞答等活动。二是利用成都市马家河小学“蓓蕾行动计划”平台,开展结核病防治班队会等活动;郫县疾控中心在成都铁路工程学校、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等开展了学校结核病防治知识专题讲座和有奖竞答活动,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开展宣传活动。辖区内西南交通大学、成都工业学院、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四川传媒学院、四川科技职业学院、四川工商学院和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等7所高校开展了“郫县2016年高校结核病和艾滋病防治知识竞赛”。

  德阳市罗江县积极探索新型志愿者活动,利用本县“中国诗歌节”、“大霍山枣子节”,“白马关庙会”、“万佛寺居士会”、“向日葵节”、“柚子节”、“梨花会”等活动,开展志愿者活动,进行健康教育宣讲,有效提高了结核病防治知识的覆盖面和知晓率,提升了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的深度和广度。在志愿者活动中,罗江县积极创新,将病人及家属发展成为结核病防治志愿者,将结核病防治志愿者活动纳入县经济、文化、社会活动中,积极开展结核病的宣教工作。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宣贯结核病防治知识,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媒体参与报道,结防宣传效果显著。志愿者活动期间,省级及各市(州)主流媒体、各区(市)县新闻媒体纷纷报道了全省开展的百千万志愿者结防知识宣传活动情况,掀起了大力宣传结防知识的高潮,进一步普及了结防知识,提高了广大市民结防知识知晓率。

  三、开展优秀志愿者推荐和评优

  2016年全省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行动活动中,志愿者的队伍不断壮大,志愿者们深入农村、社区传播结核病防治知识,取得了较大成绩,连续三年获得国家表彰。为鼓励优秀,经组织专家综合评比,评选出2015年度“百千万志愿者传播行动”省级优秀组织单位9个、优秀志愿者团队12个、优秀志愿者88名。希望受表扬的单位和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为全省结核病防治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根据国家志愿者传播活动方案,省卫生计生委已组织专家评审组,严格按照宣传方式、传播频次、覆盖人群、持续时间等要素完成2016年度优秀志愿者遴选推荐,从全省21个市(州)推荐的100名优秀志愿者(团队)侯选人中筛选出25名上报国家(志愿者活动记录、信息登记表见附件3、4)。同时,省级计划评出100名省级优秀志愿者个人(团队),在2017年3月全省结核病防治工作会议上进行表彰。

  四、特色鲜明,效果显著

  2016年志愿者招募和传播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招募范围广、人数多

  截止2016年12月,全省共招募志愿者22237名,其中2016年新招募7746人。医务人员12316人、学生3461人、教师1956人、行政管理人员1327人和农业劳动者696人居前五位。志愿者中男性13193人、女性9044人,年龄小于18岁363人、18~49岁年龄者19257人,占86.60%,大学本科及研究生学历者12564人,占56.5%,说明志愿者以青壮年为主,文化素质较高。

  (二)传播地域广、形式多

  2016年志愿者传播行动在全省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实现了全覆盖。在辛勤劳作的田间地头、在嘈杂拥挤的农贸市场、在热闹喧嚣的购物店、在紧张严肃的校园、在挥汗成雨的建筑工地、在行色匆匆的车站码头、在休闲娱乐的居民小区、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到处都能看见志愿者传播知识的身影。志愿者们或采取现场面对面讲解、入户发放资料、组织开展知识竞赛、协助建立宣传专栏、张贴户外宣传海报等传统方式开展活动,或通过网络微博、QQ群等信息载体开展网络交流、传播防治知识。据统计,活动形式上,志愿者开展了现场宣传达34066次、开展了网络传播24965次、开展讲座12377次、其他宣传活动达到17846次。

  (三)覆盖人群广、效果好

  志愿者传播对象以农村居民、社区居民、在校学生、服务行业人员、单位员工、临床医务人员为主,同时也包括了城市流动人员、留守儿童、敬老院老人、建筑工人、公安干警、羁押人员、寺庙僧人、结核病患者等,既有重点突出,又兼顾特殊,人群覆盖面广。据统计,2016年新招志愿者共开展30人以下传播活动7059次、30-100人的传播活动29560次、100人以上的传播活动41123次。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结核病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发动志愿者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培养他们成为防治结核病的倡导者、传播者甚至引领者,是在结防工作主干线外,培养了另一支防治力量。广大志愿者开展面对面、点对点宣传,建立由点到线、再到面的宣传格局,可以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强大合力,投入少、产出大,是健康宣传模式的创新,随着志愿者队伍逐步扩大,其影响必将更广泛、更深入、更持久。

  我省通过近近几年百千万志愿者传播活动的开展,营造了政府领导更加重视支持、各部门更加关注配合、广大群众更加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夯实了全省健康促进工作基础。下一步,我省将在活动营造的良好氛围下,延续现有组织动员模式,努力打造一批高素质、高质量的志愿者骨干队伍,推动志愿者传播活动向纵深发展。

  1.继续巩固“行动工作”成果,注重工作细节,采取公众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传播渠道,多形式开展工作,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

  2.强化培训督导,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及结防业务培训,强化志愿者培训,实行考核淘汰机制,对不作为、工作质量完成较差,经督导整改后无改进的志愿者实施淘汰,补充责任心强、工作积极主动的人员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

  3.强化工作协作交流、及时通报工作信息动态,争取多部门参与“行动工作”。

  4.进一步加强“行动”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目标考核。着力打造高质量的志愿者队伍,力争于2017年“行动”工作中作出跟多的亮点。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附       件: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