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茌平区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科的一名“健康哨兵”。我们的工作,就像给城市的健康装上“监控摄像头”——每天盯着传染病监测系统的上报数据、时刻观察着各种传染病的发病情况,随时处于备战状态,积极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很多人可能不了解我们的工作,但您一定接听过“流调电话”——新冠疫情期间,相信很多人都接到过我们的电话。没错,当传染病出现时,第一个冲上前“追病毒”的,就是我们。你们可能不知道,当医院报告“流感样病例增多”时,当学校连续出现“咽痛发热”的孩子时,当菜市场的案板检出“致病菌”时,这些看似零散的信息,就会像拼图一样在我们的办公桌上逐渐成型。我们用专业的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是不是某种传染病在“蠢蠢欲动”?传播范围可能有多大?哪些人群需要重点保护?
我们就像商场里的 “安全巡视员”,不是等火灾发生后才冲上去灭火,而是每天检查消防设施、排查电线隐患,提前发现并封堵每一个可能存在的漏洞。当你在新闻里看到“某地启动传染病预警”,或是收到“近期注意预防XX疾病”的提示时,那就是我们把监测到的“危险信号”翻译成了大家都能听得懂的“安全提醒”。
疾控人的监测工作没有“惊心动魄”,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眼尖心细”:盯着电脑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在实验室里分析成百上千份样本,去现场查看每一个可能的传染源。因为我们知道,早一秒发现传染病的苗头,就能让更多人少一分被感染的风险。
作为疾控人,我深知自己永远站在“疾病发生前”的战场。没有聚光灯,没有鲜花,但当看见幼儿园的孩子主动用肘部遮挡咳嗽,看见超市员工认真对购物车进行消毒,我就知道:我们守护的,是千万个家庭的安心,我们相信的,是“预防为主”的理念终将深入人心。这,就是我们作为“前沿哨兵”的使命。
聊城市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杨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