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时代的疾控青年,我们既是守护公众健康的“守门人”,更是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先锋队”。免疫规划工作不仅是科技驱动的精准防控体系,更是一项民心工程,需要我们以过硬的政治素养、精湛的专业能力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去践行。
一、锤炼作风,奠定工作基石。
作为疾控战线上的一员,我始终牢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在思想政治方面,虽然目前我还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但我会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主动学习党的先进理论,深入领会党的精神,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在业务能力建设上,我始终秉持“专业立身”的理念,持续强化疫苗管理、冷链监测、接种服务等核心技能,提升专业能力。在责任担当方面,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在实际工作中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用实际行动诠释疾控人的初心使命。
二、蓄能提升,规划未来发展。
(一)创新疫苗宣传,主动出击作为。
我们从多维度发力,提升疫苗宣传效果。宣传途径上,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上借助微信群、公众号、视频号、朋友圈等平台进行大量宣传;线下走进群众,联合物业、社区或利用老年大学等群体活动场所开展宣传,拓宽覆盖面。宣传形式上,根据受众群体特点设计,针对幼儿,运用游戏互动、知识抢答等形式融入疫苗知识,让其在轻松氛围中了解疫苗;针对成年人,采用融入科普知识的问卷调查进行潜移默化的宣传。同时,构建多元化宣传格局,充分发动医疗机构产科、儿科医护人员,公卫人员,家庭访视人员以及乡村医生等一线医务工作者,利用他们与群众联系广泛的优势,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具体案例,全方位宣传疫苗预防疾病的作用和传染病危害,精准触达新生儿家长、社区居民等不同人群,提升群众对疫苗接种重要性的认知,激发接种意愿。
(二)完善协同机制,筑牢防疫屏障。
探索借助乡镇政府的行政职能与基层工作优势,对孩子出生后多年仍未报户口的以及在孩子无接种禁忌症的前提下拒绝为孩子接种疫苗的群众,开展联合劝服工作。深入群众家中,宣传疫苗接种的重要性与相关政策法规,从公共卫生安全和儿童健康成长的角度进行耐心劝导,切实提高疫苗接种率及档案信息完整率,进一步加固免疫预防屏障。
(三)推进电子预防接种证申领,提升服务质量。
电子预防接种证作为数字化时代的重要载体,为群众提供了极大便利,不仅支持网上预约接种,还能生成入托入学查验证明,方便家长应对孩子的入学需求。同时,在申领过程中,还能及时发现个案中存在的问题,如信息错误、遗漏等,及时进行纠正和完善,为后续精准化、高效化的预防接种服务筑牢数据根基。作为新时代的疾控人,我将率先垂范,带动身边的家人、同事和朋友积极申领电子预防接种证,以实际行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面对在申领过程中遇到问题的群众,秉持耐心、细心、热心的态度,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和协助,确保每一位有需求的群众都能顺利申领。
三、传承创新,续写时代华章。
在疾控事业的传承中,老一辈疾控工作者用双脚丈量责任、用自行车驮起希望,他们带着手写档案走村入户,“不漏一人”的誓言浸透每一页纸笺。当泛黄的纸质档案遇见数字浪潮,青年干部作为免疫规划事业的新生力量,既要传承“铁脚板”走遍千家万户的韧劲,更需练就“云大脑”驾驭智能技术的敏锐——我们不仅要熟练掌握疫苗接种、冷链管理等传统业务,更要主动钻研人工智能在免疫规划中的深度应用;我们守护着“不漏一人”的初心,更用电子档案、智能预警等新技术筑牢了免疫防线。这不是简单的工具迭代,而是让科技成为初心的放大器,让使命火炬在数字时代燃烧得更明亮,用创新与坚守共同熔铸“健康中国”的基石。
展望未来,免疫规划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我坚信,只要我们每一位青年干部都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工作,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就一定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让我们携手共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工作,将每一项任务落到实处,把每一个细节做到极致,为守护公众健康、筑牢免疫防线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疾控事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聊城市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尼洪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