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具有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之一,结核杆菌可累及人体除指甲、毛发以外的全身各个脏器,其中以累及肺部即肺结核最为常见,俗称“肺痨”。
一、肺结核的症状
1. 咳嗽、咳痰、干咳:咳嗽、咳痰是结核病最常见的症状,如果咳嗽、咳痰超过2周就应考虑有肺结核的可能。
2. 咯血:咯血是结核病的症状之一,表现为出现痰中带血或咯血,且咯血量不等。
3. 发热:患者多伴有中、高度发热,且伴随着胸痛和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等。
4. 疲倦无力:患者常表现为身体没有力气,容易感到疲倦,白天的时候还会出现低烧症状。
5. 消瘦:患者常伴有身体进行性消瘦。
6. 夜间盗汗:患者出现夜间大量出汗的情况。
7. 其他症状:患者还会出现一系列全身症状,如恶心、腹胀、便秘、腹泻、失眠等。
二、结核病的发病因素
结核病是否发病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侵入人体的结核菌的数量和毒力;二是人体的抵抗力。
三、结核病的预防
1.接种疫苗。卡介苗对预防儿童结核病,尤其是严重的结核性脑膜炎、粟粒型肺结核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2.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态,加强体育锻炼,注意休息,提高身体抵抗力。
3.勤开窗通风,让室内空气保持流通;咳嗽、打喷嚏应捂住口鼻,不要随地吐痰。
4.及时就诊: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尽早到定点医疗机构做进一步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四、家人得了肺结核怎么办
如果家人得了肺结核,首先不要恐慌,先督促患者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积极的治疗,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当与肺结核病人分室居住,佩戴口罩,避免家人被感染。
2.对病人的居住场所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督促病人按时全程服药,定期查痰,在痰菌未转阴前,应采取适当隔离,做好病人痰液的消毒处理(10毫升84消毒液,加入200毫升清水稀释,痰液在稀释液中浸泡至少30分钟,再倒入厕所冲掉,用自来水冲洗痰杯待用)。
4.肺结核是慢性消耗性疾病,病人应加强营养,增加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的摄入,保证充分休息,不宜过度劳累。
5.家里的密切接触者也应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筛查,确诊者应及时治疗;如无异常,3~6个月后最好再检查一次。
五、肺结核的治疗
肺结核一经确诊就要及时给予治疗。合理的化学治疗的目标是消除传染性、阻断传播和治愈患者,目前已有10余种高效和有效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原则是“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用药”。结核病的治疗必须做到有规律长期用药,不能随意改变药物剂量或改变药物品种。普通肺结核治疗全程为6-8个月,耐药肺结核治疗全程为18-24个月。按医生要求规范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病人可以治愈。自己恢复健康,同时保护家人。肺结核病人如果不规范治疗,容易产生耐药肺结核。病人一旦耐药,治愈率低,治疗费用高,社会危害大。
六、患者教育
1.肺结核患者的隔离:咳嗽、打喷嚏和高声讲话时不能直向旁人,同时要用手或手帕掩住口鼻。
2.增强体质:增加髙蛋白和维生素的摄入,日光浴。
3.肺结核进展期:患者应卧床休息,尤其是有发热、咯血和肺代偿功能不全者;没有明显中毒症状者可进行一般活动,保证充分休息时间;好转期过渡到稳定期,应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不宜过度劳累。
4.口服抗结核药:应早晨空腹顿服,如果耐受性较差,可由医生决定改为饭后或分服。
5.充分了解不良反应:一旦肝损害、过敏反应、血液异常或胃肠道反应出现要及时报告医生。
6.定期随诊: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掌握结核病防治科普知识,共享健康美好生活。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我们团结一心,满怀希望。是的!我们可以终结结核病流行:承诺、投入、行动!
(聊城市茌平区杜郎口中心卫生院 刘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