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投入与行动:基于主动发现和预防性治疗助力中国终结结核病流行

2025-03-31

  2025年3月24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全面行动、全力投入,全民参与,终结结核。”为积极响应这一号召,中国疾控中心结控中心徐彩红、赵雁林等专家在China CDC Weekly发表述评,就新形势下如何融合“主动发现”和“结核病预防性治疗”两大创新措施,推进无结核社区建设,探索中国终结结核病流行的可行路径发表观点。

  结核病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传染病之一,至今仍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结核病的高负担国家,2023年中国报告了大约74.1万例新发结核病病例,占全球病例的6.8%。虽然近年来中国在结核病防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要实现“2030年终结结核病流行”目标,仍然面临不少挑战,突出表现在患者发现水平低,诊断延迟时有发生,社区传播持续存在;结核病预防性治疗推进缓慢,很多结核病发病高风险人群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近期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等9部委联合发布了《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24-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新时期结核病防控措施,尤其强调积极科学推动“主动发现”和“结核病预防性治疗”,从而来减少结核病的传播和发病风险。

  文章提出开展基于社区或机构的患者主动筛查与发现:针对《规划》要求开展主动发现的重点人群、重点场所和重点地区,文章强调从可行性的角度针对不同对象和人群开展基于社区或者机构的主动筛查方式。通过推广使用创新筛查方法、优化主动筛查流程,实现结核病早期发现,减少诊断延迟。

  文章建议通过规范设立门诊推动结核病预防性治疗进程:规范设置结核病预防性治疗门诊落实机构职责。基于结核发病率风险评估合理确定结核病预防性治疗(TPT)的目标人群,积极研究推广短期治疗方案,从而发挥结核病预防性治疗对于降低结核病发病风险的作用。

  文章指出无结核社区建设是迈向终结结核流行的可行路径:无结核社区建设通过“三筛、两管、一动员”的核心框架,在社区层面有机整合主动发现和预防性治疗,探索终结结核流行的中国路径和中国模式。自2022年无结核社区建设启动以来,已覆盖24个省的468个区县,显著降低了结核病发病率,保护了公众健康。

  “承诺、投资、行动”为结核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核心要素。无结核社区建设在社区层面有机整合主动发现和预防性治疗,是实现终结结核流行的必经路径和中国做法,有序推进无结核社区建设,将助力我国2030年终结结核病流行目标的实现。

  链接:

  https://weekly.chinacdc.cn/en/article/doi/10.46234/ccdcw2025.068

 

 

综合业务部徐彩红供稿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附       件:

相关信息: